质量求生存 · 信誉促发展

搜索

企业地址

山东省邹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

滨州保税物流园加工区

页面版权所有:山东万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鲁ICP备18027609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济二分

产品中心

 

扁管

卷料

山东万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top
  • 1

    1

  • 2

    2

  • 3

    3

>
新闻资讯
>
>
中国将决定未来亚太LNG新格局

新闻资讯

/ NEWS

中国将决定未来亚太LNG新格局

分类:
行业动态
作者:
来源:
2018/11/27
浏览量

      自从布热津斯基在他享誉全球的《大棋局》一书中提出“地缘战略棋手”这一概念开始,任何能影响地区力量对比格局变化的因素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能源自然是焦点中的焦点。

  随着传统意义上石油时代的高潮渐逝,全球各大海洋中来往穿梭的巨轮上开始承载另一种液体燃料,它成为继石油之后能够对全球能源结构产生深刻影响的新型化石燃料,那就是液化天然气(LNG)。

  当布热津斯基还在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教书的时候,他一定想不到当时油田中甚至被用来“点天灯”(以火炬的形式烧掉油田伴生气以减少危险)的天然气,有一天会被压缩成液体,并在零下160度的温度下用巨轮运往全球各地。

  更让他想不到的是,当时坐在下面认真听讲的一位黑人学生,日后成为美国总统。在他任内,美国发生了页岩革命,从而让这个超级大国第一次如此接近其日夜渴望的“能源独立”。并使Shale gas(页岩气)成为全球能源界最热的词汇。

  但有一点,布热津斯基早已想到,那就是中国作为整个亚太的“地缘战略棋手”,其各方面的发展和需求都将深刻影响这一区域的格局,能源无疑是最典型的代表。

  据普氏能源旗下的著名能源分析公司本特克(Bentek Energy)预测,2020年中国液化天然气的需求将会达到5600万立方米,几乎占了目前全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的一半,而这还只是比较保守的估计。肆虐全国的严重雾霾,让中国对这种清洁能源的需求已达到空前的高度。

  因此,普氏能源资讯亚洲液化天然气执行主编Stephanie Wilson告诉“财经十一人”,尽管在传统市场,包括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未来仍会保持强劲的进口量,但中国未来将成为决定整个亚太LNG市场变化格局的重要因素。

  如果从整个大中亚的宽泛视野来看亚太LNG市场,中日韩作为最主要的LNG进口国,主导着整个LNG的东亚棋局。但棋局中,日韩的供需情况也在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日韩都在谋求稳定、长期的LNG供应,尤其日本已经将LNG作为其核心能源,进口量居全球首位。为保障LNG供应的稳定性,日韩不惜与供气国签订与国际原油价格挂钩的长期协定,并将长期协作为最主要的贸易形态。

  而事实上,对进口国来说,这是个比较吃亏的合同形式——供气国要先签订了长协合同,才肯开发生产LNG。此外,合同中还严格规定了LNG从出口国指定液化厂运出到进口国的指定接收站,中间不得转港转卖,使日韩无法做“二道贩子”套利。

  如此一来,出口国通过长期协定就几乎卡死了东亚主要的LNG进口量,让现货市场成为一潭死水,毫无灵活性可言。而且一般的LNG长期协定合同期限都长达20-30年。

  更严重的是,大量长期协定产生的副产品,就是著名的“亚洲溢价”。从石油到天然气,亚太国家都要委屈地付出比全球其他地区更高的价格。例如,2013年北美天然气标杆价格Henry hub平均价格为3美元/mmbtu,欧洲NBP价格为8-9美元/mmbtu,而现在卖家向中日韩买家提出的到岸价,却高达15-16美元/mmbtu。

  因此,日韩都在力求改变当前的LNG贸易形势。Stephanie Wilson认为,日本未来也许会从整个现货市场消失,因为他们已经有足够的供应。

  另一方面,福岛核灾后,日本LNG进口骤增10%,2013年高达8800万吨。进口剧增的同时,日本的能源成本也达到历史高点,财务面临巨大压力。

  而韩国最主要的进口主体是韩国天然气公司(KOGAS),由于公司目前采取的是缩减成本的政策,所以韩国2013年没有在市场中购买任何现货LNG,未来在现货市场也不会有太多大作为。

  因此,纵观整个东亚LNG市场,只有中国巨大的天然气市场仍在蓬勃发展,从卡塔尔和非洲都有很大程度进口增长。毫无疑问,未来的亚太LNG市场将有怎样的市场地位、议价能力,使用怎样的基准价格,都将主要取决于中国市场的发展。

  从这一点看,中国在能源领域“地缘战略棋手”的角色已经显露无余。但由于国内市场垄断等多方面限制,中国想主导亚太LNG市场,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事实上,中国对原油和天然气进口权的垄断,导致了天然气现货市场的畸形发展。例如,中国的天然气现货交易中心已成立4年,但年成交量少得可怜,总共只有40-50万吨,几乎可忽略不计。

  上海期货交易所相关人士也向“财经十一人”透露,中国推出天然气期货的计划也面临诸多问题,例如仓储等物流设施的紧张和人民币尚未国际化等。

  因此,正如布热津斯基所说:“要想成为全球性大国,一个国家必须在各个方面,包括政府的属性、公民的生活水平和权利上领先。”同理,中国如果想在“天然气时代”成为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大国,也必须重新界定政府对市场的权力边界、国企的势力范围以及民营油气企业的权利。

  由此可见,下的是一盘LNG棋局,比拼的却是一国的综合经济实力。要想做到棋风老辣、落子有力,中国仍然在路上。